相較於多數大學生在大四甚至是大三就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找出路,
醫學生還只需要埋首於書本學業之中,
雖然從入學開始就已經有個未來的基本雛形,
但面對半制式化的未來並不考慮太多,
也因此我私自認為多數醫學生是屬於比較社會化程度較慢的。
吵吵嚷嚷了一陣子之後,
終於決定了去高雄實習的人選。
在看起來有些孩子氣的爭論吵鬧過程中,
其實隱藏著醫學生的焦慮:
已經規劃好的人擔心著被強迫改變;
還沒決定的人則焦慮著提早選擇或者是無法選擇。
雖然我告訴自己必須要抱著隨遇則安的心情,
但如果我說不焦慮的話一定是騙人的。
在南下名額擺不平的狀況出現之前,
我一直把未來的日子設定在林口實習,
然後順利畢業後當兵,
服完兵役後再回到熟悉的林口長庚工作,
最後要開業還是在醫院裡終老則留待四十歲再決定,
雖然這樣的規劃大部份並非是我自己的選擇,
但至少這樣的規劃發展是我可以接受的。
等到高雄長庚的要求搞不定的時,
才真正去意識到自己的未來可能沒有辦法按照起初的設想去執行,
開始對被迫南下高雄感到焦慮,
焦慮著不能常常回家,
錯過台北都會區那方便的多采多姿,
不能大搖大擺地在員工區吃飯,
看不到龜山運動公園的球場,
無法跟同學學長姊學弟妹鬼扯,
同時再也沒有主任或者是老師的奇聞軼事,
焦慮著不能接觸到熟悉的人事物,
即使是接受了抽籤的命運,
也改變不了焦慮的事實,
焦慮著行李的搬遷,
憂愁著住宿的不方便,
就連遊山玩水也頓失所據,
煩惱著水土不服的傷心之外,
還得擔心躲不開會羞辱人的醫師,
聽到的盡是些不知該哭該笑的故事,
最麻煩的是擔心這會是影響一生的選擇。
在兩個選擇的競爭下,
強迫自己沙盤推演所有可能的情景,
C79取10的變化太過繁雜,
讓我抽中時依然一片空白。
真正意識過來的時候,
才發覺所有的焦慮都是多餘,
不需要去搞清楚南下會不會改變未來,
只要知道製造出自己滿意的生活。
===
其實這篇本來要下的標題是騎虎南下,
不過竟然在抽籤大會時被師父給搶先發表了,
而且也錯過了記錄抽籤過程的最佳時機,
所以退而求其次,寫點強說愁的焦慮。
- Feb 26 Sun 2006 11:22
醫學生的焦慮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